解析互联网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生存

菜谱 2020年05月11日

解析互联+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建设意义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以下是对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建设意义分析。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建设智慧城市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由于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城市病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

,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的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各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视,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云计算、三融合、下一代互联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建设特征分析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建设特征分析。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

全民主动或被动参入智慧城市建设、推广;

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海量原始数据构成大数据;

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处理规则;

依托互联完成信息传播、共享;

构筑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泛在的、机会均等的生产、生活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六个特点

一、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以人为核心,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社区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兰州市等地取得了突出成效。

二、打造公共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北京市朝阳区:在现有政务资源整合和应用的区级平台基础上,公共平台和公共数据库已经进入初步应用阶段,平台,升级完善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扩展了水利、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的GIS专项应用,数据: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建立市、区、街、居四级数据联动机制;现已覆盖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基层政务数据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强规划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广州市番禺区:结合地铁建设,对位于中心地区的地铁区域进行高强度综合开发,建立综合地下停车、地下商场和步行街等商业服务的立体空间综合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和商业服务共赢,成功融得国开行智慧城市贷款。

四、注重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坚持低碳、生态的城市设计与建设理念,注重使用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构建绿色交通、低碳能源、生态与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低碳产业和城市管理六大低碳生态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体系,

中德生态园:打造能综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可自我进化和复制的泛能示范园区。泛能以清洁的天然气为主,以风、光、地源热、水源热等可再生能源为辅,融合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利用、供需互动的区域泛能应用。现已完成能源站和配套系统建设。

建成后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15%,90%的能源络实现智能化监测,综合节能率达到50.7%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碳减排率达到64.6%,SO2减排率为86.1%,NOx减排率为70.8%,粉尘减排率为81.5%,园区万元GDP能耗可降低至0.23tce/万元。

五、推进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发展。

佛山市乐从镇:以物联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乐从实现从商贸重镇到物联新城的升级;主动改造完善综合配套,优化产业布局,积极纳入佛山新城(中德工业园),未来将与中德工业园实现融合发展。

常州市新北区:结合自身实际,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角度出发,重点梳理了该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多规融合的方法,将各类规划叠加到一张图上,整合城市资源,消除体制上的障碍,改变城市部门间信息孤岛、资源分散的现状,协同有序的推进区域发展。新北区以块管理,区镇合一,形成各园区与镇、街道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发展形态。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常州航空产业园、常州高新区动力装备产业园区、常州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区等四个园区设置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薛家镇、罗溪镇、龙虎塘街道合署办公,促进功能提升和城乡一体,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佛山市乐从镇:通过政府本地化购买服务成立民办非营利组织(NPO)乐从智慧城镇发展中心,负责智慧城市项目的统筹规划、立项、招标、监理与验收等工作,已成功运营4个政府采购类项目,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积极探索。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提前谋划布局金融控股平台,已初现集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等于一体的平台雏形,结合城市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关系,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目前滨江和洋湖片区都由市场主体完成,为市政府贡献了40多亿的财政收入,探索了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2下一页>

黄石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承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平凉治疗白癜风方法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