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父母用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带节能

烘焙 2020年10月22日

走心的父母、用心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的安全带

带着儿子逛商场,在女装区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正对着镜子站着,以为她在照镜子玩,走近以后发现她竟然对着镜子哭泣。往旁边看看,几个大人正围着一个试衣服的女人评论,没有人注意到哭泣的女孩。

多嘴问道:这是谁家小女孩啊,哭了!

甜甜,到妈妈这儿来!试衣服的女人抬头看看我,望着小女孩喊了一句。

小女孩似乎没听到,还是看着镜子哭。

她可能看着镜子害怕了,你还不快点把她抱走。看那女人的心思还在衣服上,我气呼呼地说。老公嫌弃我多管闲事,拉着我走。那个女人也过来抱起了小女孩,一直没理我,可能也觉得我多管闲事,或者把我当成了怪人。

我心里还是很气愤,怎么有这样的家长,一点都不负,只顾着自己买衣服,将孩子自己放在旁边不说,一点也不明白孩子的心思。

孩子对着镜子看到一个现实社会的反射,因为看得到却触不到,或者孩子的心思有我们到不了的地方,心生怕意。做父母的却丝毫不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自顾自地忙自己的事情,这绝对是对孩子不负的表现。

菜场的头上是一个卖活鸡活鱼的摊子,买家挑中哪个,卖家现场处理,为的是买得放心。我比较心软,若是看着人家处理活物,那活物临死以前的眼神会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吃的时候一点也不敢下嘴,所以买这些东西都是老公的任务。

可是每次路过菜场,竟然经常看到一些家长抱着三四岁懵懵懂懂的孩童在那里伫立。

临死前的鸡鱼垂死挣扎或者做最后的吼叫,孩子一脸茫然甚至有些惊恐地看着这血腥的一切,可是家长却没有认识到这种儿童不宜的场面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心思完全被眼前即将成为美食的鸡鱼占据。

我看到小孩子的小手紧紧抓住父母的衣服,心里必然是很紧张很害怕的。孩子纯真的心灵显然还不足以承受这种血腥的杀戮场面。

有一个朋友对我这种观点很不理解,因为他认为孩子就应该什么场面都经历,这样才可以锻炼胆量,而且这也是一种生存技能,所以没必要这么玻璃心。

如果我们把杀鸡杀鱼等作为一种生存技能来教给孩子的话,应该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再慢慢让孩子接触,三两岁的孩子,毕竟太小了,孩子如果因此产生心理阴影,有可能以后对处理活物都产生恐惧心理。

而且我们平时经常对孩子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却带孩子参观宰杀鸡鱼的现场,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也容易让孩子产生疑问,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心强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带孩子远离这种血腥暴力的场面,同时等孩子长大以后,比如到了初中、高中再引领孩子慢慢接受这些事情。

我们一楼住的一家人是拆迁户,后面的楼上还有一处住房。他们家有两个女孩,一个六岁,一个两岁。

一天我上班,走到一楼往下走的时候,看到他们家两岁的小女孩正往楼下走,旁边没有大人看护。我深感奇怪,便问她:你奶奶呢?平时都是孩子奶奶照看她。

她看看我,没说话,继续往下走。我又问:你去哪里啊?

我要去找奶奶!

原来奶奶不在家。奶奶是不是在后面家里啊。那妈妈呢?

妈妈在家!

我赶紧跑上楼去敲门,开门的是小女孩的妈妈。

怎么了?我们素日并无太多来往,所以她看到我应该是感到很奇怪。

你闺女跑出来了,说要去找她奶奶。

她大吃一惊,赶紧跑出来抱起孩子说:好不容易今天在家陪孩子,刚才她在客厅玩耍,我去阳台接,听到门响还以为是孩子奶奶来了,原来是孩子自己跑出来了。

她说很庆幸孩子遇见的是我,如果孩子走出小区呢?如果遇见的是一个人贩子呢?

然后对孩子一顿训斥。我很无奈,孩子自己走出家门固然不对,但是作为孩子的妈妈,后知后觉显然更大。

陪伴孩子应该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最起码在听到门响的时候,应该立刻看一下是有人进来还是孩子出去,以确认孩子的安“精彩即将上演!”教授满脸兴奋全,这样才叫真正的陪伴孩子。

想起了之前的一则,一位妈妈在低头玩的时候,两岁多的儿子在旁边玩耍,被一辆从车位刚开出的车碾压身亡。还有一位妈妈带孩子到温泉玩耍,在低头玩的时候,儿子不幸溺亡。

可怜的孩子们,生命之花尚未绽放却已经枯萎。虽然并不能全归咎于玩这一行为,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做父母的显然心缺乏,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心思却在别处。

随着智能的逐渐普及,低头族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带孩子的时候无聊的父母也常常一边看娃,一边刷。这样一心两用不仅不利于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而且孩子耳濡目染,也容易沉溺于电子产品,影响学习成绩和用眼健康。更严重的是,父母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孩子身边的危险,一旦发生事故,悔之晚矣。

不主张父母看着孩子的时候玩,似乎是在限制个人自由,但是在追求个人自由的时代,更应该讲求心和奉献精神,因为事事追求个人自由最容易忽略对孩子的付出。

为人父母并不容易,担子很重,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事事操心。但是既然选择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总要有心的。不要把孩子扔给父母、保姆就一推二五六,更不能在看孩子的时候心不在焉。

莫言曾经说过一句话: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用心,一样能成为好父母。

我们做父母的夏季实行尖峰电价。每年夏季7至9月每天用电高峰11点-13点、20点-21点3个小时,本身没有好坏,但有的父母用心,有的父母不用心,父母好坏,与文化水平无关,与是否用心成长有关。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文盲父母可以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了,因为他们虽然在文化知识上匮乏,但是养育孩子时显然有很多别人没有的长处。

做父母的都明白,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是心不在焉、吊儿郎当的陪伴显然是无益的,还有可能将孩子至于不安全的境地。不是坐在孩子身边、和孩子共处一室就是陪伴,也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次数多就是用心陪伴,陪伴孩子应该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短时间的高质量陪伴远比长时间的敷衍了事更有价值。特别是职场爸爸妈妈,下了班回到家,和孩子认认真真地相处一个小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用心陪伴要认真回应孩子。当孩子提出问题或者做出什么举动的时候,家长应该积极回应。即使孩子的行为很幼稚,也应该认真对待,而不是冷落不理。

用心陪伴要关注孩子情绪。孩子的成长过程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更多的是小细节、小变化,这些小事情更容易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用心陪伴要走心别太用力。用心陪伴不是对孩子颐指气使,更不是事事强硬规定,唠叨不停指责不已,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适度的自由空间的同时,确保孩子安全。

陪伴孩子的同时,其实孩子也在陪伴我们。用心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给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同时父母也可以得到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衢州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灰指甲亮甲效果好吗
济源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