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三观不合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凉菜 2020年03月12日
别在三观不合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朋友前几天去古镇玩了。

  一行人里有个因为裙带关系加入的女生,跟他不熟,但好在相处甚佳。

  直到旅程最后一天,他们从山里进城,在闹闹嚷嚷的古镇景区里逛累了。出景区门口看见星巴克,朋友就提议直接进去喝点水休息。

  众人都疲了,纷纷点头答应。这时唯有那位女生,推推就就,不给痛快话。几番试探,她好半天才说:“我们这是出来旅游的,用不着喝星巴克装X吧。”

  朋友小声嘟囔了一句:“星巴克不贵啊……”

  女生听见了,便斜眼说:“少来啦,星巴克三十块一杯,不贵?你们难道不是为了进去拍照,装小资的?倒不如隔壁便利店买点冰矿泉水,边走边喝,一会儿不就凉快了。”

  这是件小事。女生后来妥协了,大家倒也一派团圆,没起什么口角。

  只是旅途结束后,朋友便跟那位女生刻意疏远了些。出游那拨人的聚餐他通常推脱,女生让帮忙赞朋友圈,他也不怎么理会。

  朋友说,其实那个女生人还不错的。一行人出去玩的那几天,她不仅热情,幽默,吃得起苦,认路还很快,堪称行走的导航仪。

  但就在她深入骨髓地,斩钉截铁地认为“喝星巴克是装,是矫情”的时候,我朋友就明白了——不是一路人。

  并不是说,觉得喝三十块钱一杯水“毫无必要”的她,没我朋友有钱。这其实跟财富等级无关。而是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显然,她的倾重在于精细、务实,而像我朋友,这种秉持“钱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的坚信的人,跟她只能分道扬镳。

  如果当朋友,今天为一杯星巴克起分歧,明天她在点餐时想方设法凑优惠券,而你无法理解,后天你带她逛商场,她嫌你大手大脚,你再怎么跟她解释“我花钱开心”,她依然认为,是你做作了。

  因为人生的每一种走法,都会有无数个切口可供进入、解释与命名,在你这里,你美称为“享受”,或者是道一句“寻常”,在她那里,可能要被打为十恶不赦。

  对于“我将要怎么样去度过这一生”追求不同的人,是两个隶属于不同部件的齿轮,真的无法整齐融合在一起。

  更别说产生和谐的化学反应,收获相识与相知的喜乐了。

  我也被别人说过是“装X青年”。

  我以前微信里没加粉丝,只有同学朋友,我有一次发了一条下午在咖啡厅写稿的状态,配了张电脑+冰拿铁+芝士小蛋糕的照片,有人评论说:

  “哇!白富美啊!”

  我当时心里是一万个问号奔腾出来的,我觉得不过就五十块不到,至于么,怎么就白富美了?这是在讽刺我么?

  后来接触的人更多了,才懂个中奥义。

  也许那位朋友并不是讽刺我,而是在他心目中,“为了写点字就跑那么远去咖啡厅点些并不实惠的东西吃”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他可能会觉得,写字嘛,反正一台电脑加一张桌子,为什么不能就在家里?为什么不能就在图书馆?或者为什么不能就在肯德基?

  他并不是疼惜那五十块钱,而是在他那边的概念里,“花钱买氛围”是虚晃的表面拳脚、绣花枕头,是太华而不实的一件事。

  我无法说服他,拥有一个干净、舒适、悦目的氛围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我愿意为这样的氛围付钱,而他不行——这是我和他三观分岔的地方。

  既然分岔了,那我便不会把你的灵魂和步伐,往我这个方向掰。

  我从不尝试去说服任何一个,觉得“去咖啡厅坐坐是装X”的人——这种在三观问题上拉锯扯锯的行为愚蠢至极。

  因为这几乎是一整个价值体系的缩影,既然体系各自相异,那么我无法改变你,你也无法扳动我,硬要争辩,怕是最后双方争红了眼,谁也不愿降服于谁。

  倒不如,心里对此了然,嘴上闭口不谈。

  你继续探你的路,我继续野蛮生长。

  还有个朋友,同家乡,是师范生,复读了一年,今年大三,在学校安排的地方支教。我跟她曾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交情非常好,都是两个没心没肺的小傻X,每天翘点课,吃点火锅,唱点歌,就很满足了。

  但大二过后的我,开始每天练笔,开始投稿了。我学新闻,却再也没有去任何一家媒体实习,学业也是点到为止,唯独专注于写作。

  至今笔耕不辍,写了几十万字。

  她却延续了从前的状态,每天在学校后门的步行街口晃晃悠悠,今天撸串,明天电影,后天去邻城的山区歇凉,朋友圈里深夜发吃,考证几次没考过也不介意,照样嘻嘻哈哈。

  讲真我很羡慕她,因为对人生没有多高要求,便可以活得这么惬意,我也知道,从前跟她的友谊,份份是真情实意。

  但是我更知道,我已慢慢成为了一个沉重的,或者说是个骨子里严以律己的人,所以跟她,不可能再走到一起。

  这种渐行渐远叫做:我尊重你的世界观,我远远看你,把你看得通透,但不跟你携手前行。

  《我的前半生》里,有个镜头寿命很短的中场人物,老金。一个在商场部门里工作,有一点小地位的普通离异男人。

  她在子君刚刚离婚,去百货大楼买鞋的时候出现,对子君关怀备至,帮做菜,接送,修家,带孩,可以说是男版田螺姑娘。子君也一度觉得自己遇到老金很幸运,想过要答应。

  她决定跟老金彻底了断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一件小事。

  老金准备带她见自己的朋友,聚个餐,她就稍微打扮了一下,没想到老金强硬地阻止她说“你不能太精致了,我朋友没有像你这么穿的”。

  后来子君打算分手,老金还幼稚兮兮地跑回她面前哭,说不该不让她穿得好看,但这根本不是穿得好不好看的问题,是三观不合啊,朋友。

  很显然,老金眼里的“穿得精致”,等同于两指不沾阳春水的阔太、等同于高贵、等同于娇气——但子君眼里的“穿得精致”,根本就是她的平常,哪天穿得不精致才奇怪了。

  所以后来老金显露出了“老实人的阴暗面”,指着前来接子君的贺涵,对子君说“你不就是看上他的两个臭钱吗?果然漂亮女人都是这样的”——真是让人觉得,跟他解释都无法解释了。

  他有他自己的思维圈子,你要么跳进去,跟他彻底归为同类,要么跟他少说点话,少交点心,旗帜鲜明地站远一些。

  后来有人说子君对老金无情,真的无情吗?这两个人是根本没办法在一起的。

  现实生活中更是了,跟三观不合的人纠缠,一定是越搅越乱的,调整一个人的衣着、言谈、甚至爱好,这些都简单,但调整他的头脑,他对“什么值得,什么好,什么不值得,什么不好”的判断,是大工程。

  三观相合的人,因为跟你目标一致,追求一致,判断一致,会是你的好队友,甚至好导师;而三观不相合的人,只能带给你一场又一场无意义的针锋以对、剑拔弩张。

  有句话是,三观有时候没有正误,只有一致与不一致。

  相信我,强行掰向一致,是浪费时间。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吃通心络好吗
脖子疼僵硬怎么用药
治疗便秘的药物哪个好
更多阅读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