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与六根本烦恼物业

凉菜 2021年12月28日

躺在床上看杂志 娑婆,菩提心与六根本烦恼

佛教的色”指物质存在的总和,眼睛能看到的物质叫色。色”是变化着的,又是空的,就像《心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认为,人心之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这个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

娑婆:我们所居之世界的简称。

娑婆汉语译为堪忍”比喻这个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欲、嗔恚、愚痴)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又叫大千世界。

菩提心:是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

意思是: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发菩提心:即发 上求下化 的心。

上求:指上求佛果,是自利即修慧。

下化:指下化众生,是利他即修福。

福慧双修。

六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贪是贪爱五欲,沉迷享受。

嗔是嗔恚无忍,爱发脾气。

痴是愚痴无明,不明事理。

慢是骄慢自大,轻视他人。

疑是狐疑猜忌,不信佛语。

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5种:

1身见:执着认为虚假的五蕴之合为实际的所有。

2边见:偏于一边的见解。

3邪见:不正确的见解。

4见取见:见,是指前面三种不正见,取,是执迷不舍。指对前面三种执迷不舍。

5戒禁取见:执迷邪戒,认为是正戒。

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小随烦恼:共有十种忿(心里不平)

恨(心里怨恨)

覆(隐藏自己的罪过)

恼(对他人发火)

嫉(嫉忌他人)

悭(音千舍不得财物,气量小)

诳(欺骗他人)

谄(趋奉他人)

害(伤害他人)

骄(骄傲自大)

中随烦恼:2种无惭不自惭耻对不住自己。

无愧不自羞愧对不住他人。

大随烦恼,共有八种掉举(心思浮动)

昏沉(心思糊涂)

不信(不信善法)

懈怠(懒散无进取心)

放逸(任性妄为)

失念(失去正念)

散乱(心不专一)

不正知(知见不正)

参灵草的功能与作用
孕期便秘怎么办
一吃辣的就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