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机遇已来106岁的IBM能否顺利转生存

热菜 2020年05月11日

物联机遇已来 106岁的IBM能否顺利转型?

1911年的6月15日,一家叫CTR公司在纽约注册成立。1924年2月14日,CTR正式更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在这家企业连续20个季度业绩下滑的档口,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

当你对IBM成立10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你已经接受了速度为王的时间窗口论。这种理论在互联商业模式和创新应用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不足为奇:

如果一切商业竞争在本质上都是时间竞争,那么市场扩张速度真的可以一时跑赢对手。

商业模式的单点突围曾经屡试不爽。比如O2O、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一个创业者捅破了窗户纸,千军万马赶来过独木桥

。”结果,创业公司的竞争沦为资本集团的竞争。这时,你只能拼命奔跑,扩张再扩张……但这并不是创新企业的效仿之路。

一个企业能否走到下一阶段,靠的是势能而不是扩张速度。“风来了猪都会飞”,中国企业善于借势,但如何“让猪长出翅膀”形成自身势能,却是下一阶段的分水岭。

势能决定了企业的输赢,更决定了企业的寿命。

毕竟,从更长的企业生命周期这样一个时间竞争维度去看商业竞争,难点不在于赢一时,而在于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创业思路自然不适合一家百年企业,没有走入下一阶段也就不会了解百年企业转型的know how。

那么,回到106岁的IBM,在这20个季度中,有哪些值得关注或难于理解的事?

1、怎么理解巴菲特卖掉1/3的 IBM股票?

从大机为主到以Power小型机架构为主,再到郭士纳时期转型服务,IBM每一轮平均转型周期其实长达10年-15年。而IBM本次转型和投资人的承诺周期是:从2005年开始转型到2021年结束。这么来看,在跨界竞争的时代,IBM转型已经提速。

从这个时间维度看,对于股票市场来讲太慢太长。尽管巴菲特自称为长线投资者,在持有IBM股票几年之后于今年抛售1/3,毕竟资本都是逐利的,所谓的资本长线远不能和企业的生命周期长度相比。

这样的转型周期,如果从一个106岁、拥有800亿美元营收、30余万员工的企业角度,就需要重新审视。IBM的掌门人罗睿兰在这样的业绩下,并未被董事会叫停,至少从侧面证明了IBM真正的拥有者对于转型效果的态度。

根据IBM最新财报,云和大数据业务占据总收入的42%,到2021年则可能占据60%-70%甚至更高。

2、顺丰菜鸟之争和IBM转型有必然联系?

前段时间大动干戈的顺丰菜鸟的接口之争,实际上是数据之争,更是行业之争。

当马云不再大谈互联颠覆零售业,而是在今年改口“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的时候,也证明中国互联企业在舒适区攻城略地的结束,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就是行业竞争。

行业领导者不会坐等颠覆,行业云、行业大数据、AI的行业应用,成为竞争焦点。从早期中国电信的天翼云,到顺丰构建物流行业云,兴业数金构建金融行业云,万达联合IBM构建公有云……更多实体经济企业意识到:

12下一页>

呼和浩特治疗白斑的医院
磕着后如何消肿止痛
保山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