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民要求供暖费降价听证未果官员选择缄
兰州市民要求供暖费降价听证未果 官员选择缄默
占到供暖成本60%-70%的煤价同期下降近五成,热价却依然故我?似乎这并不比小学奥数题更难懂。尽管如此,供热企业依然认为:煤价下降就降低热价,无疑让供热企业没有喘息的机会。
在经过持续5年低位运行之后,兰州热价在煤价疯长的2008年上调至每平米每月4.2元,上涨幅度达到了50%。而在过去的5年里,这个数字一直保持在每平米每月2.8元。
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11月5日,兰州市将迎来2009年的冬季供暖。供暖前夕,兰州市市民洪维的一纸降价听证申请引爆了这座城市的集体情绪。
煤价上涨了,供暖费就提高了;煤价下降了,供暖费就应该跌下来。80岁的兰州市民许贺珍老人说。
一位退休官员私下里忧心忡忡地表示:现在马上要供热了,开降价听证会只能把供热秩序搞乱了。
听证会风波
兰州的这个冬天在国庆期间提早到来。在自家三面有阳光照射的5楼客厅,裹着马甲的洪维仍然被冷飕飕的天气搅得无法安心写作。这个在兰州当地络论坛上大名鼎鼎的兰州洪哥,把关注的目光从房地产转向了供暖。
老百姓对供暖费怨气这么大,应该有人带个头。曾经做过的洪维,决定出这个头。10月19日,他向兰州市物价局递交了关于请求召开兰州燃煤供热价格降价听证会的申请。
洪维在申请书中认为:市场经济价格有涨有跌。如今煤价跌了,供暖费用下浮,也属正常。不能因为供暖是垄断经营,就只能涨不能降。根据相关规定,价格调整需要召开听证会,这调整包括提高和降低。
他的依据是:根据媒体此前的公开报道,较2008年兰州市供热办申请上调热价依据的吨煤成本约550元,2009年兰州市的吨媒价格下降为300多元,降幅近四成。
次日早晨,洪维接到兰州市物价局的。对方表示感谢的同时申明:不再召开降价听证会。
兰州市物价局的关官员对媒体说,兰州市物价局请示省物价局、兰州市政府同意后,已经下发了通知,2009年冬季采暖期供热价格保持去年水平,不再调整。
对这个结果,洪维表示遗憾。他再次急书《关于请求公开兰州供暖成本等三项政府信息的申请》,要求兰州市物价局公开2008年兰州城市供热价格听证会成本监审报告、2008年至2009年兰州取暖期供热企业盈亏核算书、2009年兰州供热用煤价格成本测算报告。
洪维这一次搬出的,是2009年公布出台的甘肃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更多兰州人通过当地媒体知晓了洪维的举动。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纷纷力挺洪哥。洪维的博客一时间也访问量激增,留言者众。
供热成本到底是多少
据了解,供暖费主要包括煤费、电费、水费、维修费、排污费、人工工资等19个项目。其中,燃烧煤的比例占到了供暖费成本的50%-60%。
兰州供热公司副总经理刘春生向中国青年报介绍说,2008年,兰州市物价局原本核定的供暖费成本为每平米每月4.93元,省物价局核定的成本是每平米每月4.8元,而去年政府最终定价为每平米每月4.2元。
实际上,去年供热企业采购煤均价达到了516元/吨以上,由于政府定价,价格倒挂没有到位。刘春生表示。
兰州市供暖费连续5年没有调价之后,在2008年的煤价涨声中脱缰狂飙。即便如此,供暖费涨幅达50%的局面并没有令供热企业感到利润的增加。一位参加了2008年兰州市供热会的供热企业代表回忆:当时很多供热企业都不高兴,火药味十足,连饭都没有吃。
这一说法得到了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的印证。这位官员日前在一次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去年兰州供热用煤价格由先前的360元上涨到580元,成本压力加大,同时,去年调整供暖费前,兰州供暖费已连续5年没有调整,如果不调整供热价格,供热企业将可能全部联名罢工。
宋智虎向中国青年报证实了这一点。来自兰州市有关政府部门公开的数据说,与2003年调整价格时相比,水价上涨了145%,电价上涨了47.22%,煤价在2008年更是出现了暴涨,上涨幅度超过了230%。
去年供热价格成本倒挂,今年仍然不到位。知情人士说,从去年到今冬,供热企业人工工资、水费都涨了1倍多,电费也涨了近60%,维修材料费用也在涨价。
那么,今年兰州市供暖费到底有没有下调的空间呢?
对刘春生来说,尽管煤价下调了,今冬的形势并不乐观,恐怕比去年还要严峻。他说,尽管2009年煤价下调,但由于运价每吨上涨二三十元,实际上今年煤价下降幅度有限。去年大型供热企业都储煤了,影响并不是很大。刘春生表示,2008年他所在的兰州市供热公司略有亏损,亏损不大。
官员选择缄默
在兰州,供热问题已经非常敏感,官员们选择了缄默。
10月26日,采访兰州市物价局、兰州市供热办、兰州市建委时,均被拒绝。
这是纪律,上面有要求。兰州市物价局局长在里婉拒了的采访。而中国青年报向兰州市供热办主任提出采访申请时,对方以工作非常忙两次挂断了的。
当日下午,来到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国的办公室,他同样表示现在不能接受采访,星期三统一发布。
之前,有媒体援引兰州市建委有关官员的说法说,就供热而言,虽说建委是主管部门,但其实是在夹缝中生存。市民希望供暖费越低越好,供热企业希望越高越好,政府不得不平衡两方面的利益。政府对供热企业的控制力很弱,如果供暖费过低,供热企业不满意,一旦停暖或供热质量不高,损害的还是市民利益。
骤来的舆论风暴令漩涡中的官员们感到委屈,甚至面对时也并不掩饰。一位官员向中国青年报表示:我们难在不敢讲话,什么都不敢讲。
尽管无法从官员处得知兰州市制定供热政策的逻辑起点,但溯源报道也能清晰地展示出这条轨迹。
了解到,兰州这座西部省会城市的供热季此前长达5个月,但从2008年开始改为4个半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这对供热企业来说很不公平,把供热企业能控制成本的部分都减掉了。该业内人士介绍,从11月开始到冬至到来前的初寒期,以及2月末到3月初的末寒期,是供热企业拉平成本的关键时期。而冬至后的严寒期,耗煤量是初寒期的1倍还多。
实际上,这个比例或许更高。一位供热企业的工程师对中国青年报说,耗煤量的比例甚至高达1∶4。
去年是特殊情况下出台的临时措施。考虑到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取了一个中间数。一位知情退休官员透露。
在2008年遭遇煤价上涨的措手不及之后,兰州市开始未雨绸缪:早在今年夏季,兰州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对该市12家供热企业2008-2009年度的实际供热成本进行了审查。经测算,上一供暖季兰州市实际供热成本为4.643元/月/每平方米,比兰州四类综合热价4.55元/月/每平方米高出0.093元。尽管去年提价了,但价格仍倒挂。
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兰州市冬季供暖所需的燃烧煤90%来自甘肃靖远煤矿,而今年之所以靖远煤矿煤价出现大幅回落,从去年运至兰州的560元/吨下调至今冬的430元/吨,是因为兰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出面,靖远煤矿让利,通过重新调价,支持兰州市供暖。
2009年9月,在供暖季到来的前3个月,兰州市建委向兰州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稳定今冬供热价格的请示》。
谁来监管审核者
导火索或许在去年就已经埋下。据多位参加了2008年煤价调查和热价听证会的人士证实,去年兰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曾承诺将对供热企业予以补贴。按照当时的方案,因煤价上涨供热价格倒挂部门将由中央财政承担40%,省市财政各补贴20%,其余由企业承担。
2008年的政府供暖补贴,至今中央财政、省财政都还没有到位,市财政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一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供热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
兰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有关官员向中国青年报证实:中央财政一分都没补。
实际上,2009年兰州市从财政中拿出了1500万元用于补贴供热企业。据业内人士称,按照每月每平方米燃气0.1元的补偿标准,就像撒胡椒面。
广受舆论质疑的是,作为供热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兰州市建委,可能在供热价格定价时倾向于供热企业。如何保证政府定价背后的合理性?谁来监管供热成本?如何审核、谁来审核供热成本?
政府立场中立,既要为企业说话,也要为老百姓说话,而不是站在某一个企业的立场上。28日,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对中国青年报说。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宗效金认为,供热作为涉及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公益事业,管理上需要规范化,经营上有特殊性,生产上有季节性,必须由国家控制。
他说,供热改革之所以难以继续,很重要的原因是煤炭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上游价格难以控制,政府通过供热系统把利润转移到了煤贩子的手上。
有专家介绍,在供热定价方面,一些市场化国家的企业取得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接受严格的价格管制,使之无法取得超额垄断利润。其基本定价原则是,使管制价格略高于运行企业的边际成本,并有微利可图。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文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兰州供暖费争议事件暴露出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困境。政府对一个垄断行业进行成本监审,结果往往难以服众。因为没有市场竞争,企业的成本是否最低,难以说清。政府应从这一角色中脱离出来,否则开一次听证会,伤一次政府公信力。这种简单的价格管理模式,缺乏赢利预期,也不利于融资进行公共事业建设。
10月28日,兰州市有关官员明确表示:今冬采暖期供暖费保持去年水平,不再调整。
NextPage
兰州市今冬供暖费不变
本报兰州10月28日电(张鹏)兰州供暖费争议事件尘埃落定。今天,兰州市有关官员在供热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今冬采暖期供暖费保持去年水平,不再调整。
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说,兰州市供热办配合物价部门于4月28日至5月12日对12家燃煤供热单位2008~2009年度采暖期供热成本进行了审核,甘肃省工农业成本调查队又进行了复核。根据审核情况,兰州市物价局于10月14日下发了《关于2009~2010年热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2009~2010年采暖期供暖费保持去年水平,不再调整。同时,根据近年兰州市天气状况,2009~2010年度供暖期仍按四个半月执行。
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情况,供暖期可以延长。宋智虎对表示。
就兰州市供热企业共同关心的倒挂补贴发放问题,兰州市副市长吴继德今天说,去年兰州市政府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筹措1500万元,专项用于供热企业的亏损补贴、管维修和应急处置,将在本周发放。
另据了解,去年兰州市给供热企业的补贴补发后,今冬将不再继续补贴。
政府不可能每年都给供热企业补贴,在去年煤价攀升的特殊条件下,政府采取了特殊政策。兰州市建委主任宋智虎对中国青年报说。
内蒙古固阳县集中供热入费受质疑
已经取消的集中供热入费,我们这里还在收。近日,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居民刘先生向反映。
集中供热交入费是从去年实行的。2008年,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集中供热时,该镇多数居民的小锅炉被拆除,要求热源并。
热源并是件好事,以后的供暖更有保障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张先生很高兴,但接下来的事情让他感到很奇怪,我们被要求收取管建设费,每户每平方米25元。
而这项收费国家早在1999年就取消了。
2008年5月12日,包头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建住房交易价格行为的通知》,通知进一步明确规定:新建住房(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由合理的开发建设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与新建住房配套建设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气(燃气)、供热、健康水、有线电视、安全监控系统、信报箱等建设费用,一律计入开发建设成本之中,不得在房价之外另行收取。
对于入费,刘先生感觉就像坐火车买了票还需要再交铁路建设费。
政府协助热力公司收入费
几经周折找到了一份固阳县金山镇集中供热工程项目协议书,协议书是固阳县政府与包头达茂旗一家热力公司于2007年9月26日签订的。
这份协议显示,2007年4月16日,通过公开招标,达茂旗的这家热力公司正式中标建设金山镇集中供热工程,按照协议,这家热力公司的经营期限为50年。
根据协议,甲方(固阳县人民政府)将作出供热规划,2007年提供第一期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2008年提供第二期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2009年提供供热总面积不少于130万平方米;5年之内金山镇范围内基本实现集中供热。
这份协议商定,固阳县政府应做好入范围内所有应入用户的入工作,并以政府行为予以保证。此外,固阳县政府还负责规划范围内原有自建锅炉的拆除工作,规划范围内今后不得另外批建其他供热设施。
管建设费(入费)则在协议中这样商定:管建设费由乙方(热力公司)与用户签订合同收取,甲方(固阳县人民政府)予以协助,具体收费标准则商定为:原有自建锅炉居民每户每平方米25元,签订入合同时交50%,第一个采暖期结束后交30%,第二个采暖期开始前全部交清。非居民用户每平方米40元,签订入合同时交50%,第一个采暖期结束后全部交清。新建供热管为管中管,每平方米收管建设费60元,由开发商在办理建设开工许可证时统一缴纳。
收费与热力公司不盈利有关
对于为什么要向居民收取入费?固阳县建设局局长潘曙光表示,这其中存在一个热力公司的成本问题。
潘曙光介绍,目前入驻固阳的这家热力公司是政府招商引资时引进的,入驻后,这家热力公司并没有盈利,收取入费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此前,他们也对热力公司收取入费有想法,不过在听取了热力公司负责人的说法后,他们接受了交入费的说法。
对于国家下发的停收入费的通知,潘曙光说,他一年前刚刚调入建设部门,对此并不知情。
凡是新建楼房,必须缴纳入费,否则政府部门将在其他方面进行阻挠。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对于这种说法,固阳县建设局局长潘曙光解释: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即便不交入费我们也不能对即将竣工的楼房进行与入无关的干预。
按照金山镇集中供热最初的设想,2008年9月15日前将全部完成强制拆迁,对达到入条件,在当年度8月15日前拒不拆除锅炉的,将由环保局牵头,联合公安、城管大队等部门对其依法实施强制拆除。
但当地居民告诉,缴纳入费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锅炉也并没有强制拆除。相反,今年有很多小区正在酝酿建设自己的锅炉,因为这个成本比并到热力公司会更低。
宝宝半夜拉肚子怎么回事吉安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怎么祛眼袋- 上一篇:上半年能源资源大省消费增速乏力
- 下一篇:引起边境牧羊犬肥胖的多种原因
-
清理狗狗脚底毛发的必要性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
-
深耕水族行业年匠心做事打造建荣品质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
-
使用怎样的方法能缓解蝴蝶犬厌食行为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
-
你的哪些行为杜宾犬会不喜欢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
-
你注意观察萨摩耶为何会发抖了吗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
-
你知道为什么拉布拉多犬会目不转睛的望着人位置
热菜2022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