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全攻略

食材 2020年02月26日
冬至养生全攻略

冬至这天《易经》有"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说。意思是说这一天黑夜最长,阴气最重,是最接近"死亡"的一天,最好什么事也不干。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要护心。冬季主寒,寒性凝滞,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人体气血运行依赖阳气的推动,当人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时,血脉多收缩阻塞。尤其是在冬季最为寒冷的冬至时节,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则很容易突发心梗、心绞痛、中风等。若是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一定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并及时治疗。

冬至要养肺。肺为娇脏,畏寒喜润。冬至三九寒天,气候干冷,容易伤及肺脏,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状就是最为常见的肺脏感受寒邪的表现。

按摩调理——按揉阳池穴

【功效】可起到激发全身阳气、抵御寒冷、预防感冒、改善手足冰凉的作用。

【按法】用一手拇指用力揉按另一手手腕背部的阳池穴,每侧各揉按15-20分钟。

冬至养生|饮食调理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应注意“三多三少”: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多吃这些当季明星食品为宜——

甲鱼:滋阴补肾、清热消瘀、健脾健胃

羊肉:补虚散寒、温补气血

桂圆: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

荔枝: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

核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猪骨:散寒解毒、杀虫止痢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进补最好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在感冒、发烧、咳嗽时应避免。

冬至养生|药膳处方

八珍汤

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

四神汤

又称“四臣”: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养颜、清火、利尿等诸多益处。

是个性质平和的药膳,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免疫力差的人和幼儿发育不佳有不错的调理效果。

四物汤

当归、川芎、芍药、地黄。

【功效】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膳。对女性朋友可调经止痛、养血疏筋。

冬至养生|饮茶保健

当归地黄茶

【原料】当归、熟地黄各10克,红枣15克

【做法】原料洗净沥干,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煎煮5分钟,滤渣取汁分杯饮用

【功效】补益气血,缓解女性月经不调、四肢冰凉等症状

人参保健茶

【原料】人参、红茶各5克,桂圆15克,五味子10克

【做法】人参、五味子洗净捣烂,所有原料放入茶壶中,加热水闷泡5分钟,滤渣取汁

【功效】补中益气、补五脏、安精神、明目、益智、强身健体

参麦红茶

【原料】西洋参、麦冬各2克,红茶3克

【做法】所有茶材放入壶中,热水闷泡10分钟,代茶饮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肾、暖胃安神

冬至养生|“防”三病

防流感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因此,预防流感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有效的流感预防药物。

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加强检查、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等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不要去晨练,因为冷空气的刺激会诱发心绞痛发作,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出去锻炼。锻炼中不要选择跑步、跳绳、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防消化道溃疡

由于寒冷刺激,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致使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从而诱发胃溃疡或旧病复发。

因此,要注意饮食调养,膳食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戒烟戒酒,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经期延长可以吃什么调理
血管堵塞心肌缺血能吃通心络吗
治筋骨疼痛的外敷药物
更多阅读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