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大炮曝行业内幕称九成奶不是来自草原节能

食材 2020年10月04日

我告诉你个秘密。

6月21日中午,在接受专访时,王丁棉偶尔会这么开头,讲些奶企 内幕 ,但出于谨慎又让不要公开。

王丁棉是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因为对奶业的批评大胆直言,被称为奶业 大炮 。几天前,他在一个奶业论坛上 炮轰 奶业新国标,称其为世界最低最差,再度引起关注。

去年底出台的奶业新国家标准要求,奶源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细菌数不超过200万个/毫升。新标准不进反退。1985年制定的旧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细菌数为不超过50万个/毫升。在国际标准中,这两个数据分别为 %、20万个/毫升。

三聚氰氨事件爆发后,王丁棉等 挺鲜派 一度认为,巴氏奶(用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将迎来转机,但过去三年,依然在常温奶紧逼下节节败退。

因此他对奶业现状很不乐观: 现在的牛奶真的安全吗?你能保证绝对没有抗生素、药物残留吗?没有病牛产的牛奶充斥进去?没有激素成分?

标准降低就可收到更多奶源

:你认为以前的奶比现在更好吗?

王丁棉: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牛奶很纯洁,很干净,很安全,所有后期添加的东西都不放,那时中国主要是巴氏奶。

牛奶本身就不应该有添加物,不能添加三聚氰胺、水解蛋白。没有这些,是很正常的。现在检查出没有,就说是历史最好时期,这是不客观的,细菌、激素残留和药物残留,这些有没有检查过呢?

现在中国奶业能回到原点已经很不错了。

:你曾经公开表示,奶业国标的制定已被几家奶企龙头绑架。

王丁棉:伊利、蒙牛参与制定了其中四五个标准,都很要命,包括生奶、常温奶、巴氏奶等。酸牛奶的标准是上海光明制定的,上海光明的酸牛奶技术超前,伊利、蒙牛做不到,就极力反对,在讨论阶段要求降下来,以迁就它们。这次新标准制定过程中,地方奶协和专家提的20条意见,仅有1条被采纳。

伊利、蒙牛为什么要把标准降低呢?他们目的很清楚,标准降低了,可以收到更多的奶源。低标准的奶源全都流到常温奶,巴氏奶这边要求的奶源品质较高,你收不到,就做不了生意了,那市场就归常温奶了。这种市场竞争根本不用价格战来打你,从奶源就把你断了。

:反驳你的观点认为,中国很多奶源无法达到旧标准,新国标出台是迁就 国情 。

王丁棉:从牛奶 挤出的牛奶细菌数量 000~5000个/毫升,认真贯彻落实市红十字会各项工作要求只要在挤奶点附近就近加工,及时加工,或及时降温,并做好各环节的消毒,细菌量就能有效控制。但农民连一套简单的降温设备都没有,这相当于有汽车但没有方向盘。

这些做不到,细菌就会以几何级速度繁殖。实际上很多奶源都是第二天才加工的,当天加工非常少。细菌数200万个/毫升的标准是想当然想出来的。

奶源收购价低,奶农饲喂奶牛的饲料既少又差。其实只要喂奶牛足够的优质牧草等,便可在 天内让从奶牛 挤出的奶蛋白质含量更高,和奶牛的体质没有关系。

九成奶不是来自草原

:大型奶企为什么热衷于生产常温奶?

王丁棉:巴氏奶用较低温消毒,不能添加任何东西,原汁原味,但缺点是不能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只能就近生产、消费。如果装在利乐纸盒中,常温奶可以长距离运输,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出售,但常温奶用超高温杀菌,营养浪费严重,利乐包不可降解。常温奶就算不变质,随着时间推移,营养越来越低,最后你喝的其实是一些活性物质的尸体。

2000年以前,巴氏奶在中国几近垄断。一般是一家企业控制一小片区域,比如供应一个县城10来万的人口。这些年,常温奶、酸奶、含乳饮料,不停挤占巴氏奶的市场份额。中国常温奶做成常规产品,这很不正常。像美国,常温奶很少生产,只作为战略应急物资。

:大企业已经垄断了全国奶源了吗?

王丁棉:直接是在圈地,零成本,当地政府甚至盖好厂房让大企业进来,起点比别人高,这对当地的小企业是不公平的。但大企业就这么四处抢夺奶源,垄断控制全国奶源。蒙牛从福建、广东收奶源,在当地没工厂,拉到湖北去加工,上海的奶源抢到手了就拉到安徽的马鞍山去加工。

全中国90%的牛奶都是到处收购的,并不是来自电视广告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场。

脐贴对小孩肚子疼有效果吗
这些奶粉过敏症状你注意过吗
孩子积食会发烧吗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