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位村民联合状告村委会讨要承包地哈

西餐 2022年01月04日

全村108位村民联合状告村委会讨要承包地

昨天,海淀区苏家坨镇周家巷村的全福春和同村的共108位村民,为了要回每人的一亩三分地而将村委会告上法庭。他们认为,村委会伪造了与村民的土地承包权流转合同,使得村民利益受损。据了解,此案也是土地流转新政推出之后,本市法院受理的首起土地流转纠纷案。

案件回放 4年后方知土地被流转?

昨天9时许,十余位周家巷村的村民来到海淀法院参加诉讼。由于原告席位有限,部份村民被安排坐在了旁听席第一排参加诉讼。庭审正式开始前,许多村民对村委会相干负责人未到庭而感到气愤。也注意到,该村的被告只拜托两名律师到庭代理诉讼。

该村的村民告诉,这件事缘起2008年11月初,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村民从村干部那里偶然得知,早在2005年,绝大部分村民代表就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这意味着村民已将手中的土地流转给了村委会,由村委会管理和收取流转后的出租收益。村民全福春说,当她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很诧异,他们全家没人去签过甚么土地流转合同, 我找到村委会,看到在我们家那份合同上,上面签的是我女儿的名字,可我女儿在2005年还不满18岁,她还没有权利代表全家签字。而且,我女儿也从不记得她在这份合同上签过字。 这次会议之后,不仅全福春,全村共108位村民都发现从未签过该合同,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因此决定将村委会告上法庭。

■村民质疑流转土地决策程序

108位村民的代理人张弘表示,通过他的调查发现,这件事本不是这么简单。他说,村民们事后才知道,根据海淀区相关政策,村里土地早在2005年就进行了 确权确利 ,即每位村民肯定有1.3亩土地的权利,但是由于村委会占用、出租承包地,村民没有实际获得土地, 许多村民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的土地在甚么位置,长什么模样。

张弘说,2008年11月11日至18日期间,村委会工作人员才通过倒签日期、由他人代替村民签名等方式制作了108份流转合同,合同约定将108户村村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流转给周家巷村委会经营,流转期限为10年,村民每人每年能得到400元的收益。现场村民表示,在土地流转的整个过程中,村委会都未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可村委会的诉讼代理人随后则称,根据海淀区的相关政策,农民可以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争辩焦点 捏造签字?

村民:在108份土地流转合同书中,除了20多份是村民在被蒙蔽之下签的字,其他都是村委会找人代签的。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代签错了,如一名村民姓张,却被写成了 章 。

村委会:经过核实笔迹,在这些合同中,86份都是村民自己签的字,19份是村民的家人代签的 (一样合法),而只有3份没法肯定笔迹。所以,村委会并不会申请进行字迹鉴定。

合同倒签?

村民:村干部是2008年11月让村民到村委会去签土地流转合同,但是合同落款的日期却是2005年1月1日,村委会是想用倒签合同的手段到达强制村民承认在4年前就已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经营的目的。

村委会:绝大部分流转合同是在2005年左右签订的,只有3份合同是在2008年补签的。

是不是获土地流转收益补助?

村民:从未基于土地承包取得每一年400元的收益,从村委会领到的1000多元钱是外出择业的相应补贴。

需要实施大规模水火互济。截至2005年底 村委会:对同意将土地流转给村委会统一经营的村民,每人每一年给予400元的土地收益款,是根据目前周家巷每年土地租赁收入为100多万元,除去村政开支的剩余部分,核算为每人每年390余元,村里据此定了个整数。从2005年1月,确定土地流转的村民就能够领取到土地的流转补偿金。像外出择业的补贴以及老人和孩子领取的补助款,都源于流转土地的收益。

马上就访 解决此类纠纷诉讼非最优手段

这类案件的关键是,承包权以何种方式实现。 几年来一直参与审理该类案件的海淀法院的殷法官表示。他告知,随着海淀区土地政策的落实,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部份村委会成员法律意识淡薄,且农村干部有各自的任期,更换普遍,在签订、消除、变更土地承包合同时不够规范,乃至会出现照顾本身亲属等情况,加大了处理难度。处理该类纠纷时,诉讼手段确非最优化选择。针对本案,他表示,如果村委会败诉,不但要将土地返还给农民,还有可能面临对目前土地承租方的高额赔偿。本案的审结,将对其他一些同类案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减肥期间总是便秘怎么办
便秘如何缓解
经常闹肚子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