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油中国乳业何时借东风上高速魏家
投资观察界7月19日( 王彦红)
我国奶业的发展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通过奶源、研发、生产、检测、物流、销售等六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创造协同效应。然而,目前我国奶业由于奶源建设用力过猛,导致过剩现象频发,反而在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的投入力度不够。
要实现我国奶业的稳健发展,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之路不可避免。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否从供给侧端来解决这些矛盾?
我国奶业自毁防火墙
随着2017年初《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和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多项利好政策同时指向奶业,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奶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我国奶业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国奶业抓住机遇,就能实现快速发展。
然而,多重矛盾,阻碍了奶业调整的步伐。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曾表示,当前我国奶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质量安全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
乳业资深专家宋亮告诉《经济》,经过9年的发展,我国奶业的质量问题已经得到相应的解决,一是从国家食药监的检测批次和产品质量来看,我国乳品的合格率为99.6%;二是从农业部检测奶源的批次来看,基本都是合格的;三是截至目前我国市场上还未出现一些重要的安全问题。
对于消费者仍旧胆战心惊的三聚氰胺问题,《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显示,中国乳品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乳制品抽检不合格率仅为0.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奶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已经完全具备生产安全优质产品的能力。
天生好玉也有瑕疵,尽管我国奶业产品的检测合格率呈递增趋势,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出现。宋亮指出,我国奶业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由于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引发部分产品相对过剩;第二个矛盾是国内乳资源与进口乳资源的供应不平衡;第三个矛盾则是我国奶业上游产业链体系与下游产业链体系的利益分配不均,由此导致上下游产业链不能有效衔接。
对此,农业部畜牧业司研究员王玉庭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奶业的矛盾应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产业内部看,我国奶业上下游关系没有理顺、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
他解释说,由于我国奶业先天不足,产业链由奶农、奶站、乳品企业等组成,各环节利益有冲突。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消费高速增长,好奶源稀缺,养牛人有较大的话语权,养殖和加工的利益分配尚处于合理状态。2008年之后,消费增长趋缓,进口增加,奶源进入输入型过剩时代,乳品加工企业话语权逐渐增大,产业链的利润集中在加工环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利润总额是259.9亿元,比2008年增长544.8%,而全国数十万奶农、1000万多头奶牛总体处于盈亏平衡点,几无利润。如此庞大的数字足以佐证我国奶业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问题突出。
要理顺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分配,是一项较困难的事情。因此,要大力支持奶农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其专业化和现代化经营水平。另外,鼓励大型专业合作社开办乳制品加工企业也是解决利益分配的另一种途径。王玉庭说。
二是从外部消费看,主要矛盾是老百姓对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不足,消费增长乏力。
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造成消费者对于行业的情况还未完全了解,以及乳企宣传缺乏公益性,各自为阵,从而导致消费者对不同口径的宣传无所适从。王玉庭建议,提振消费者信心,首先要依靠公益宣传;其次要培养消费下一代。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世界上最精明的投资,莫过于把牛奶喂进孩子的口中。在学生市场,我国奶业消费还有提振空间。据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新时期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白皮书和《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数据报告》白皮书中提到,2016年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惠及2000万中小学生,但相对于全国1.4亿义务教育人数而言,覆盖面仍然偏低。
三是从监管来看,部分产业政策、标准已经滞后,突出表现在乳品标准设置理念落后,对进口原料奶粉不设防。
王玉庭表示,奶业有先天的本土优势,由于奶产品保质期短、不易储运,即便进口成本高、关税低,国产奶业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然而由于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奶业自毁防火墙,让进口原料奶粉有了可乘之机。
奶源相对过剩
奶业矛盾为我国奶业环境蒙上了一层纱,其中奶源过剩造成的供应链不平衡成为主要问题,何出此言?
因为在2008年之前,我国乳企过度重视市场建设,忽视奶源建设,引发争夺奶源大战,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2008年后,我国乳业形成奶源为王的格局,加大奶源建设。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乳企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要想抢占高地,单凭奶源获胜已不可能,唯有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才是制胜的法宝。
在宋亮看来,奶源过剩是相对过剩,非绝对过剩,是供应链失衡导致的。对此,蒙牛乳业事业部总监纪小东向《经济》阐述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除了供应链的失衡,还应考虑季节性失衡的因素。受消费习惯和奶牛生产特性的影响,我国奶业供需矛盾呈现出上半年供大于需、下半年供需平衡或供不应求的局面。
每年的2月至7月,往往是产奶高峰期,但也是乳制品消费的低谷期,因此供需矛盾突出,出现奶源过剩。纪小东表示。
对此,王玉庭认为奶源过剩有两个特征:一是奶业生产缺乏计划性。由于近几年大规模牧场的崛起,产能重组,导致供过于求;二是输入型过剩明显。年,进口原料奶粉从10万吨增至60万吨,因为现在婴幼儿配方乳粉、酸奶、乳饮料等很多产品都在大量使用进口原料奶粉,而非国内生鲜乳。
君乐宝乳业副总裁刘森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也赞同王玉庭的看法。另外,奶源过剩的一个原因也是国内外原奶价格存在客观差距,国外乳品进口量快速增长,对国产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卫岗乳业董事长白元龙也赞同这一观点,他告诉《经济》,国际巨头大举入侵,国内行业无序竞争,未及时响应消费升级,造成奶源过剩。
那么,如何利用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奶源过剩?王玉庭给出两点建议:一是提质量,使国产乳制品更加契合消费者的需求,以此提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甚至整个食品产业的信心;二是稳供给,使生鲜乳生产和乳制品加工的需求更加平衡,避免奶农倒奶杀牛和乳品企业争抢奶源两种极端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刘森淼认为,应该发展大型牧场,并逐渐淘汰一些小型的牧场,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供需要相辅相成
要想达到平衡,就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调整。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把奶业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奶业生产方式。
然而,知易行难,奶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远命题。
在宋亮看来,奶业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改革。从需求侧方面来看,消费者是主角,如何拉动消费水平及消费能力已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发现,相比国产液态奶的消费热度,国产婴幼儿奶粉则要寂寞许多。
乳企应该如何打破寂寞的局面?纪小东表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此前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在购买国产婴幼儿奶粉时,还会有所顾虑。因此,可利用二维码的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以直观地了解牧场、工厂等各个环节的信息。
尽管很多乳企为了增加销量使出浑身解数,但王玉庭表示,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仍然偏低,2016年,世界平均水平是每人活着就很美好。就一辈子年110公斤,美国人均消费量为257公斤,加拿大是242公斤,日本、韩国则为公斤,而我国的人均消费量仅仅只有36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消费迟滞是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只有提高供给侧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需求侧的数据增长。
我国乳制品消费低于预期,除了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王玉庭认为,终端乳制品价格偏高也抑制了消费。譬如伊利经典、蒙牛特仑苏、三元极致等国产高端液态奶每公斤达到了20元以上,大幅高于国外同等水平液态奶每公斤元的价格。
乳制品属于日常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当前我国处在从偶发性消费向习惯性消费转变的关键时期,偏高的价格会阻碍消费习惯的培育。
此外,我国乳制品产品结构并不合理,国外人均奶类消费量高,主要是因为奶酪等干乳制品消费量较高。反观我国乳制品消费则是以液态奶为主,占消费比重85%以上,奶酪人均年消费量仅为0.1公斤,其他乳制品消费量更是明显偏低。
因而,乳制品产业结构升级,就是要优化乳制品消费结构,在王玉庭看来,供给有时也能创造需求,但需顺应市场发展规律。
既然已经诊断出我国奶类消费低迷的原因,那就只需对症下药,宋亮为其已开出了药方。他认为,从供给侧角度来说,首先要提供消费者买得起的乳品,其次是生产出适合消费者的乳品。宋亮分析称,当下我国已经实现了喝上奶的目标,下一步则是向喝好奶发展。据相关数据表明,低温奶在我国奶业市场有很大的需求量,因此乳企可加大低温体系产品的生产比例。
打造供应链+互联模式
如果说消费疲软属于外部原因,那么缺乏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则属内部因素。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乳企如果没有夯实内部的基础条件,那么面对外部的干扰因素,很容易被一击即溃。
我国奶业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而这一过程中涉及乳品的收集、加工生产、配送以及销售环节,供应链长且环节较多,而该链条上的各个节点都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乳企的发展。
在纪小东看来,单纯依靠奶源和市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联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
我国乳企通过各不相同的优势各显本领,尽管每个乳企在供应链环节中大显身手,然而在刘森淼看来,乳企在建设物流渠道中不妨利用互联+思维模式,让奶源从牧场直达工厂,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并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从而可以让消费者以最低价获得最优产品,也保证了牛奶的鲜活特性。
最优的产品来源于对源头的严格把控,白元龙告诉,源头的管理是每个乳企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他建议,乳企应该建立专业的牛群改良系统,通过自动饲喂系统,确保奶牛的最佳健康状态,以至于产出的奶更加放心。
刘森淼认为,从供给侧角度来看,产品创新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才能赢得话语权。
那么乳企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白元龙告诉,因需定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宋亮认为,产品的口感、功能、包装和营销方式均能吸引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种创新来吸引消费者,本身就是在走偏路,乳企要想破局,提供消费者买得起的产品至关重要。
乳企走出去
近年来,不断传出我国乳企并购海外乳企,或者在海外建立加工生产基地的消息,接二连三的成功经验坚定了我国乳企走出去的决心。譬如光明乳业收购了新西兰新莱特乳业51%的股权,伊利乳业在新西兰建立生产基地。
我国乳企不断地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但是乳企要想走出去,就必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宋亮认为,首先,乳企要对整个产业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其次,加快国际化发展,提高竞争实力,才能够与国外大型企业进行竞争;最后,乳企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效率。
但在王玉庭看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纯降低成本的问题,还是涉及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每个乳企都有自身优势,所以应该择优发展。我国乳业发展不仅需要大型乳企参与国际竞争,也应该包容本土的地方企业发展,利用组合拳打法实现双赢。
尽管我国奶业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但令人欣慰的是,消费者在乳制品选择的心态上发生了转变。王玉庭告诉,终端产品的销量可以体现出消费者的信心,近几年,我国液态奶的进口增速都在60%左右,但是在今年1月至4月液态奶的进口呈负增长趋势。可以说,2016年是我国奶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现在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进口奶并没有那么好,国产奶并没有那么不好。
当前,我国奶业在多重的压力下,要想突出重围,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必修功课。利用奶业供给侧改革调节供需矛盾,才能迎来奶业发展的春天。
眉山治疗白斑的医院秦皇岛治白癜风性病科-
清理猫咪耳朵要注意什么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
-
混血犬有哪些优点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
-
使用怎样的方法能让哈士奇心服口服的吃狗粮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
-
使吉娃娃毛发边变干的最佳方法吹风机吹干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
-
你理解自己家的狗狗吗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
-
你知道为什么每次给狗狗洗澡狗狗都会躲起来位置
饮品2022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