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列入科技建设重点贸易

饮品 2020年12月24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 0年)》。

《规划》提出,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将优先安排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海底科学观测、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未来络试验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中国南极天文台、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大型低速风洞、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器。

[“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部分)]

海底科学观测

海洋科学研究正经历着由海面短暂考察到内部长期观测的革命性变化,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主要包括:基于光电缆的陆架和深海观测系统等。

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长寿命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是影响核电持续发展的瓶颈。该设施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络试验设施

三融合、云计算和物联发展对现有互联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TCP/IP协议的互联依靠增加带宽和渐进式改进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建设未来络试验设施,主要包括:原创性络设备系统,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云计算服务、物联应用、空间信息络仿真、络信息安全、高性能集成电路验证以及量子通信络等开放式络试验系统。该设施建成后,络覆盖规模超过10个城市。

中国南极天文台

中国南极天文台建成后,将开辟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太赫兹波段天文观测窗口,为研究宇宙和天体起源、暗物质、暗能量、地外生命等科学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保定较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银川治妇科哪家医院好
怀化白癜风医院哪里较好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