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

菜谱 2020年03月12日
宝妈们,宝宝湿疹看这里!

  中医认为婴儿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剂刺激等诱发。

  婴儿湿疹临床分型

  1.脂溢型

  多发于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皮损在前额、面颊、眉周围,呈小片红斑,上附黄色鳞屑,颈部、腋下、腹股沟常有轻度糜烂。停乳后可痊愈。

  2.湿型(渗出型)

  多发于饮食无度、消化不良、外形肥胖、3-6个月的婴儿。皮损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流滋。易继发感染而有发热、纳呆、吵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干型(干燥性)

  多发于营养不良而瘦弱或皮肤干燥的1岁以上婴儿。皮损潮红、干燥、脱屑,或有皮疹和片状浸润,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尽管婴儿湿疹是一个很容易反复复发的疾病,但是宝妈们也不用太担心,一年以后大概有一半的宝宝是可以完全缓解的,适当治疗后自己会缓解。随着年龄增加,这个比例会进一步增高,但是确实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宝宝到了成年期还会有湿疹,会迁延到成年期。

  中医的常用治法

  中医内治法

  中医对于婴儿湿疹需辨证施治,常见以下证型:

  1.胎火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散加减。脂溢性者加地骨皮、生山楂、白花蛇舌草;湿性者加土茯苓、车前草、苍术、黄柏;干性者加太子参、麦冬、女贞子。

  2.脾虚湿蕴证:

  主要表现:初起皮肤暗淡。继而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

  中医外治法

  1.脂溢性和湿性:

  用地榆、黄柏煎水或云南中医医院祛风止痒散、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流滋、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或黄连油、蛋黄油外擦。

  2.干性:

  用三黄洗剂或云南省中医医院院内润肤止痒散泡澡,曲靖湿疹霜外用。

  特别提醒

  必要时请于医院就诊,宝妈们不可胡乱辩证、用药,耽误宝宝病情,中医内外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湿疹日常护理

  1.保湿

  即使在平时不发病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湿,擦保湿霜,特别对于干性湿疹保湿是非常重要的。保湿常规一天是两次,如果确实需要,特别干燥,可以每三个小时一次。

  2.洗澡

  一般来讲宝宝洗澡的洗澡水最好不要超过36℃,建议在不着凉的情况下,尽量低一点。沐浴露一般是建议使用的,不用沐浴露很难洗干净,可以选择低刺激性的、弱酸性的沐浴露,针对宝宝生产的沐浴露都是低刺激性的,可以考虑使用。干性湿疹一周2-3次即可。

  3.穿衣

  建议穿纯棉的,宽松、柔软,不要太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不要穿多了。现在很多家庭都一个孩子,都担心感冒,穿得特别多。过热的环境、穿过多的衣服都会加重湿疹。怎么掌握衣物适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摸一下宝宝的手,适中的情况下,手心是热的,手指是凉的,这个温度最好,一定不要穿多了。

  4.饮食

  (1)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2)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3)有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4)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母亲也要注意饮食,应忌食辛辣、鱼虾及鸡、鹅、牛、羊肉等发物,亦应忌食香菜、韭菜、芹菜、姜、葱、蒜等辛香之品。

  5.预防接种

  湿疹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各种疫苗和接种牛痘。

镇江妇科医院哪家好
承德十佳牛皮癣医院
汉森四磨汤治便秘什么时候吃
更多阅读
友情链接: 最全的镇江美食攻略